打新茶百道:品得人生酸苦辣百味

二来,这轮融资,茶百道最被诟病的一点是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且上市前一年进行了Pre-IPO轮融资,另外投后估值180亿确实有点高,市场中的投资者可能很难不去怀疑IPO的真正动机。
摆在茶百道、蜜雪冰城以及沪上阿姨面前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这次IPO破发,机构、散户投资者亏这么多,市场会不会“谈茶色变”。
一方面,这次破发之后,机构投资者会更理性,很难为高估值买单,就像茶百道,机构投资者做了“接盘侠”,未来市场不买账,可能就成了一笔亏本买卖。

文:向善财经

这次茶百道IPO,算得上教科书式的“灾难级”的IPO。

上市首日,港股盘中一度跌超37%,到24日收盘跌幅仍达33.71%,股价从17.5港元的发行价,跌到11.6港元。

破发之后,媒体惊呼,上市一小时跌没了3年净利润……

谁能想到,三年之后的新茶饮IPO,还是这个配方,还是这个味道。

2021年奈雪的茶赴港IPO发行价19.8港元,当日随即破发,股价跌了13%,一个月后到7月27日,股价暴跌26%……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平心而论,比起动辄流血上市的公司,茶百道的业绩表现还是不错的,近三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7.56亿、9.54亿和11.39亿。23年的营收更是破了57亿。

对比之下,同样营收50多亿的奈雪的茶,净利润只有一千三百多万,茶百道业绩还是有含金量的。

为什么茶百道业绩含金量这么高,IPO首日还破发这么严重?新茶饮赴港为何这么会被这么看空?

这些问题,值得深究。

“灾难”级的破发背后,为什么市场不买账?

新股破发总是有原因的,要么就是时间节点太差,市场情绪悲观,要么就是估值太高。

茶百道IPO,这两点原因可能都有。

市场对打新不感兴趣,似乎跟近期港股的市场热情不高有关。上周五开始恒生指数“三连阴”,回调近5%,空头的趋势明显。这个时候新股上市,并非最佳节点。

从估值的角度看,20倍的PE以及30倍的PB可能还是有高,雪球博主“星辰大海的”评价很中肯:“20xPE 30xPB,在这种背景下的港股市场贵到离谱,因为pre-ipo30亿美金,不想倒挂”。

虽然说茶百道的盈利比奈雪要好看不少,但投资人也有话要说,作为市场参考标的奈雪上市后跌了这么多,这个估值究竟划算不划算,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毕竟,新茶饮过去的估值泡沫还没出清完毕,又有多少人敢于在这个时候坚持看好未来增长?

大家心里更没底的是,茶百道能火多久,增长能持续多久?或者换个角度,用管理层的话术翻译一下就是:茶百道的差异化究竟在哪?

在我看来,新茶饮这个赛道,是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出差异化的。

传统茶饮的差异化,本质上是人群的差异化,或者叫购买力的差异化。龙井跟毛尖的差异在哪?是产品力?其实都不是,最大的差异其实是购买力差异。

奶茶、果茶这几个大众消费的品类,最难做出差异化的原因是购买力太大众了。所以市面上竞争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有严重的同质化。

因此,茶百道管理层始终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你有什么是自己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的优势?

是品牌吗?恐怕不是。

新消费品牌能够快速建立起品牌认知,但很难真正建立起品牌壁垒,因为品牌壁垒不光是要有让消费者记得住的产品,也要做大量的营销投入。

可口可乐的品牌壁垒够强吧?那是因为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舍得投广告费的公司之一,营销费用常年在销售收入的30%。农夫山泉也差不多,2023年营收426亿,销售费用92.84亿。

而茶百道呢,2023年营收57.04亿,销售费用只有1.31亿。当然,茶百道是赚的加盟商的钱,营收95%来自销售货品及设备,4%是加盟费。

打新茶百道:品得人生酸苦辣百味

换言之,茶百道其实是靠给门店卖货赚钱,模式上更像瑞幸。

但问题是,瑞幸某种意义上在咖啡赛起到了一个教育市场的作用,让很多人认识到原来咖啡也可以这么便宜,所以,在咖啡这个品类中,除了星巴克,瑞幸是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生态位的。

茶百道不是这个市场的引领者,也就没有品牌红利,同样都是果茶和奶茶,我可以买霸王茶姬,也可以沪上阿姨,消费认知中大家其实都不差。

所以,在品牌上要想站稳优势,甚至支撑起二级市场的高估值,长期的高额营销费用投入必不可少,显然,目前的茶百道还做不到。

那么,是门店渠道吗?

恐怕也不是,奈雪门店也不少,可为啥股价还破发得厉害?所以,这么高的溢价,还是要给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理由。

开门店这个事儿,本质上是个资金的问题,有钱了就能在好的地段开门店,产品做得不差,生意也不会太差。

所以,做门店终端,为的是做大营收和市占率,让财务数据好看一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壁垒,因为你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份额很容易就被后来者用低价打穿。

最后,最终优势会是产品吗?

也许是,但产品上玩出的花样再多,也不能算作是优势,因为果茶和奶茶的研发成本不高,也几乎没什么壁垒。

既然品牌渠道产品上,茶百道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20倍的PE又怎么会有说服力呢?

的确,茶百道之前的估值确实很高。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2023年6份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180亿人民币。

打新茶百道:品得人生酸苦辣百味

但实际上,机构信的故事,市场未必真的信。

这轮茶百道请了11家机构发售股票,中资券商有中金国际、招银国际、建银国际等机构、外资机构有花旗。请了这么多“救兵”,最终结果是获得1.11倍认购。

从认购的情况看,市场的反馈还不错。这次IPO,茶百道全球发售1.48亿股,根据披露的信息,中签大部分是甲组的投资者(金额小于或等于500万港币的投资者),乙组的大户投资者总共认购了190万股。

有热心的网友帮投资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收市,跌26.86%计算,甲组的投资者中10万股要亏损47万,乙组买100万股的投资者要亏470万。

茶百道这波IPO,属实让投资者亏麻了……

所以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问题还是那个问题,要用怎样的差异化优势来支撑茶百道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和定价?这一点是需要深思的。

茶百道破发,最难受的是雪王和沪上阿姨

茶百道破发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港股市场似乎对于茶饮这个品类不买账。

有人可能会说,谁说港股对消费品不买账?这么多年国内的消费品公司哪个不是去港股上市的?

对于消费公司去港股上市,市面上有一种说法是,美股偏爱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A股要求高,相对来说港股更适合消费股上市。

说白了,A股没条件美股看不上,只能去港股。毕竟港股这些年流动性差,好的公司IPO也很难成功,更不用说不确定性尚存的新消费饮品公司。

市场在意的其实还有一个点,那就是线下饮品生意,财务数据真实性可能很难确认。

记得当年浑水是怎么做空瑞幸,后来被曝出财务造假的吗?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们雇了一群大学生去瑞幸门店门口数人头,为此后来瑞幸门店甚至改了出单编码,不再按照订单数量做编号。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做饮品生意的品牌都有财务造假,此处想表达的意思是,经过瑞幸的事情之后,市场很难再有100%的信任。

打新茶百道:品得人生酸苦辣百味

茶百道这次IPO,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毕竟茶百道的业绩看起来太好了,楚人无罪怀璧其罪。

其实不仅是茶百道,这次IPO破发之后,排在后面等着上市的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也挺难受。

茶百道业绩这么好却破这么厉害,雪王和沪上阿姨面临的困境是,接下来怎么上市?上市之后怎么定价?

首先,茶百道这么一破发,茶饮赛道上市的二级市场溢价权已经彻底没了,而且即便是上市,未来溢价空间可能不大。如果成功上市,会不会走茶百道和奈雪的老路?

恐怕很难说。

另外,接下来的新茶饮再上市,原定的上市的目标能不能达成?是不是要挑战新的募资策略?

可能都是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公司上市的目的无法几个,要么融资发展公司,要么融资给股东、管理层回报。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次茶百道上市破发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会让市场觉得上市变现的目的性太强。

一来,公司利润营收都在大幅增长,动能很强,换句话来说其实不怎么缺钱,现在融资也大多数为了以后的市场竞争做准备。

二来,这轮融资,茶百道最被诟病的一点是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且上市前一年进行了Pre-IPO轮融资,另外投后估值180亿确实有点高,市场中的投资者可能很难不去怀疑IPO的真正动机。

不过,从融资的情况来看,茶百道只发行了10%的股份,比当年奈雪14%更少,每股估值也会更高,但实际的每股发行价却比当年奈雪要低一些。

这似乎说明,在定价上,茶百道可能玩了一手“心理策略”,让市场觉得这个定价是偏低的。但现实中似乎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和技巧,只有赤裸裸的破发和股价暴跌。

这个破发暴跌,是有后果的。

摆在茶百道、蜜雪冰城以及沪上阿姨面前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这次IPO破发,机构、散户投资者亏这么多,市场会不会“谈茶色变”?

尤其是市场情绪这么不乐观的情况下,怎么把股价拉高给前期投资者一个体面退出的机会?这些都挺考验管理层决策和智慧的。

一方面,这次破发之后,机构投资者会更理性,很难为高估值买单,就像茶百道,机构投资者做了“接盘侠”,未来市场不买账,可能就成了一笔亏本买卖。

另一方面,对个人投资,信心堪比黄金,接下来怎么说服个人投资者,也同样是个很考验智慧的问题。

难受归难受,既然要排在后面上市,那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这么解决?大概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入基石投资者,主动拉长解禁周期,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

其次,对IPO发行态度更谨慎一些,比如,调低发行价,提前透露一些上市之后分红计划,回购计划也安排上,信心不够就多砸钱,把市场信心提起来。

最后,最根本的,还是在经营上,找到真正的稀缺性。

茶这个稀缺性可以是服务,比如海底捞。虽然火锅和奶茶是不同的生意,但都是消费品的逻辑,服务的思路其实可以借鉴。

另外,稀缺性也可以是一种能力,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比如科技行业中华为。华为是稀缺的,他的品牌价值也是稀缺的,华为之所以在人们的心中地位足够高,因为华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能力,持续创新,持续增长。

奶茶不是一个高科技的生意,但确实也是一个需要创新精神的生意。如何通过经营、产品等多个层面,找到自己的可持续增长能力才是关键。

最后:

对于融资和IPO这件事,忘了最近在哪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如今的Per-IPO不再像以前那样,拉高业绩,给一个比较高估值,而是要伴随企业成长,去释放成长价值。

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现在的市场环境,被低估是一种常态,IPO也不再是管理层奋斗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只有你通过努力经营回馈市场,市场也终究会回馈你。

这次茶百道破发,是教训也是宝贵经验,接下来,如何做真正有价值的IPO,也许是这个行业中的经营者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10:56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