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德医疗:防疫用品市场需求下滑,“口罩一哥”出路在哪里?

2021年至2023年,振德医疗实现营收分别为50.92亿元、61.38亿元、41.27亿元。
对此,振德医疗表示,主要是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得到控制,隔离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相关产品的销售也出现大幅下降。
2019年6月,振德医疗发布公告称,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在医疗器械抽验中发现,振德医疗生产的医用纱布块表面活性物质不符合标准要求。

从需求暴增到“断崖式”的下滑,“口罩一哥”振德医疗(603301.SH)正面临防疫用品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2023年年报显示,振德医疗实现营收41.27亿元,同比下降32.76%;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70.82%。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系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隔离防护用品市场需求和销售均大幅下降。

失去了这块“大蛋糕”,振德医疗真的就此“一蹶不振”了吗?

市场需求下降,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据官网介绍,振德医疗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用敷料和感控防护产品供应商,致力于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在医疗领域,振德医疗的主要产品包括造口与现代伤口护理产品、手术感控产品、感控防护产品、基础护理产品及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公司的医疗产品销售终端主要是医院和患者,目前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8000余家医院,其中有近1100家三甲医院。

在健康领域,振德医疗聚焦医疗级个人护理和家庭健康护理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健康防护、伤口护理、清洁消毒、老年护理、保健理疗、孕婴护理等,通过线下连锁药房、商超便利店和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疫情爆发前,振德医疗的业绩表现相对平稳。到2020年,受防疫防护用品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振德医疗的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披露,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03.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6.75%;归母净利润25.49亿元,同比增长1524.99%,增幅极为夸张。

然而好日子仅仅维持了一年,振德医疗的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2021年至2023年,振德医疗实现营收分别为50.92亿元、61.38亿元、41.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亿元、6.80亿元、1.98亿元。相比巅峰时期,整体的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并且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上市以来单季度首次亏损的情况。

对此,振德医疗表示,主要是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得到控制,隔离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相关产品的销售也出现大幅下降。

2023年,振德医疗的隔离防护用品库存较多,出现存货跌价和资产减值的情况。根据披露,该公司计提隔离防护用品及生产设备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1.71亿元。

进入到2024年,公司业绩的下滑趋势依然未见明显改观。2024年第一季度,振德医疗实现营收约9.64亿元,同比下降25.88%;归母净利润7340万元,同比下降49.89%。

扩产计划略显盲目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振德医疗在业绩翻倍后,竟启动了产能扩建计划,似乎略显盲目。

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振德医疗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浙江绍兴、浙江义乌、安徽淮南、河南许昌以及肯尼亚展开了多个产能扩展和升级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

但是截至目前,只有浙江义乌的医疗护具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实现了部分建成和投入使用,其他项目的进展寥寥。

需要说明的是,疫情红利终究是黑天鹅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注定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并不会长久,相关阴霾终将散去。振德医疗在疫情三年创下业绩高峰期间,铺开了自己的产能扩建计划。随着防疫用品市场需求的下降,公司相关项目进展拖沓,当初的计划未免有些盲目了。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振德医疗的产能扩展和升级项目是否还符合公司当下的战略发展需要,需要公司重新好好审视一下。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并加速推进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市进程。

产品质量不合格,振德医疗多次被罚

除了经营问题,振德医疗还多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监管处罚。

2019年1月,振德医疗发布公告称,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显示,公司相关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口罩带断裂强度不符合)。公司被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3万元。

2019年6月,振德医疗发布公告称,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在医疗器械抽验中发现,振德医疗生产的医用纱布块表面活性物质不符合标准要求。

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通告显示,振德医疗生产的多批次脱脂棉球存在下沉时间、吸水量等不符合标准规定等。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振德医疗此前曾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

股东连续减持,股价走势低迷

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利润的新增长点尚待挖掘,可是振德医疗的管理层似乎心不在焉,反而是忙着减持公司股份,似乎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也信心不足。

根据公司今年1月披露,振德医疗董事、副总经理徐大生,董事张显涛,监事会主席胡修元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共减持公司股份约6.58万股。

早在2023年7月,振德医疗就公布了上述高管的减持计划,当日该公司的股价为29.44元,而时至今日,股价已下跌至22元左右,跌幅近30%。

2021年11月,徐大生也曾减持过9.9万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沈振东减持19.8万股。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振德医疗从2020年8月的历史高位(101.71元)震荡下跌,至今跌幅已经达到73.85%,并且其股价长期处于下跌趋势之中。从股价表现来看,振德医疗似乎也是“萎靡不振”的样子。

整体来看,振德医疗的问题可真不少,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振德医疗从此“一蹶不振”,也不是没有可能。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1日
下一篇 2024年5月21日

相关推荐

  • 县城消费的另一面:喝奶茶的少了,钓鱼的多了

    图源:作者拍摄

    图源:作者拍摄
    刘子涵继续说道,现在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喝新茶饮,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对新茶饮的口感愈发失去新鲜感。

    图源:作者拍摄
    但并不是所有县城零食折扣店都这么火爆,中秋节假日当晚当地赵一鸣零食折扣店偌大的门店看不到太多顾客,收银台前也仅有几个顾客在排队结算。

    图源:受访者提供

    有人为钓鱼投入千元,有人干起代购
    和新茶饮相对冷清、零食折扣店门店客流分化不同的是,部分业态在县城仍迎来火爆。

    9小时前
  • 闪回科技二度冲刺港股,深陷盈利困境,雷军看走眼了?

    在回收生意的上游,闪回科技通过闪回收从消费电子厂商、零售商、运营商以及C端消费者处获取二手手机供给。
    在下游销售端,闪回科技以“闪回有品”面向B端商户和消费者进行二手机和新机的销售,公司接近90%营收由闪回有品贡献。”

    B端渠道的手机厂商是闪回科技高增长最大的助力,但与之相伴的是,面对强势的手机大厂,闪回科技没有议价权,还需要向手机厂商支付高昂的保证金和促销服务费。

    9小时前
  • 极越:找回失去的三年

    成立三年来,极越的表现与预期存在落差,极越07就是那个能让他翻身的机会。一直以来,极越都缺乏知名度,当小米汽车发布后,这一点显得更明显,夏一平的观点虽然有待商榷,但提高了极越的热度。在夏一平看来,极越07的对手是特斯拉,他直言我们做了一辆特斯拉还没有做出来的车。3、极客007都是极越07的竞品,其中小米SU7也提供400V和800V两个选项,但它的售价比极越07高。

    9小时前
  • 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差距拉大,大型券商重组拉开序幕

    3、与中信证券差距拉大,大型券商重组拉开序幕
    中信建投投行收入持续下滑已成固定事实,在此影响下,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突破百亿元以后便连续下滑。2022年及2023年分别下降26.56%、6.45%,2024年上半年再度下滑33.66%.
    2021年,中信建投利润相当于中信证券利润的43.91%,2024年上半年则下降至26.93%,这也意味着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差距正在拉大。

    9小时前
  • 天猫商家注意!将限制商品体验分低于60分商品参加营销活动

    早在7月,淘宝教育联合淘天集团各业务团队推出直播,淘天集团体验分运营负责人驷石分享策略,称对于商品体验指数小于70分的商家,可能影响商品转化、点击和后续运营。
    今年7月,淘天集团在618结束后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会上明确了将于下半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几个变化,此外,下半年,影响店铺层级、搜索流量的不再是单一指标,店铺体验分会非常重要,例如用PXI(商品体验指数)指标完全取代DSR(店铺评分指数),成为影响搜索权重的指标,目前已经处于灰测阶段。

    商业密码 9小时前
  • 身陷“百模大战”,云天励飞毛利率大幅下滑

    上市以后,云天励飞并没有改变亏损局面,2023年云天励飞净亏损3.83亿元。
    2、身陷“百模大战”,云天励飞毛利率断崖式下滑
    2023年是AI爆发的元年,云天励飞是A股为数不多同时拥有大模型及人工智能芯片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稀缺性。2021年-2023年,云天励飞研发支出分别为2.95亿元、3.47亿元、2.95亿元,这对于年营收仅5亿元的企业而言不可谓不多,这也是云天励飞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

    9小时前
  • 又是代工惹的祸,奶酪博士产品吃出异物遭维权

    1、奶酪博士品控遭质疑:代工模式不完全靠谱
    今年8月份,一位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文公布了“奶酪博士冻干奶酪块有毛处理结果后续”,原来是今年6月份,该消费者购买了奶酪博士的冻干奶酪产品,购买价格59.44元,但在食用中却发现奶酪中存在异物。
    2、商业诋毁纠纷阴霾仍在,奶酪博士近期成被执行人
    天眼查显示,奶酪博士(安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奶酪博士(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在今年7月11日成为了被执行人,执行法院为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但执行标的是0元。

    9小时前
  • 拒绝低价,喜茶说了算?

    一线城市增长乏力,下沉市场阻力明显增加的市场背景下,未来新茶饮赛道很大概率会出现中小品牌为了市场规模持续混战的情况,而在多品牌内卷的行业环境下,低价竞争虽然能够稳固市场份额,但更考验品牌的现金供应和管理能力。
    惊蛰研究所在《2024新茶饮:不卷产品,卷周边》提到,除了在产品本身上不断创新外,新茶饮品牌们在周边产品和服务上下足了功夫,忙着联名和设计周边,部分新茶饮品牌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至少一款联名产品,以此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商业密码 9小时前
  • 抖音网红,一直塌方?

    东北顶流,9场直播卖出5000万

    东北雨姐,是名副其实的东北顶流。

    2024,抖音达人“塌房之年”

    2024年以来,多名抖音网红频繁陷入争议中,他们中有人致歉掉粉,也有人宣布退网,还有人被平台封禁了账号,堪称是网红达人的塌房之年。

    事件发酵后,“空空日记”的行为遭到了多方指责和抨击,随后“空空日记”发布道歉视频,表示“今后会努力提升个人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

    9小时前
  • 科大讯飞还是AI“小甜甜”吗?

    到了2024年,按照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和总裁吴晓如的综合表态可知,科大讯飞在2023年已经成为中国大模型第一梯队,在2024年要实现100万生态、1000万硬件终端、1亿软件用户。

    科大讯飞的开放平台,即为开发者提供AI能力及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2024上半年,业务收入23.45亿元,同比增长47.92%,延续了2023年该业务的较好表现。

    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