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阅夜
AI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千行百业进入“智能”时代,更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诸如月之暗面、智谱、MiniMax、百川智能等科技新秀在生成式AI的布局已收获显著。这种收获不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更体现在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加之政策层面的持续利好,中国AI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众AI的细分领域中,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商业化应用几乎走在了行业的最前沿,自动生成文字、图片、视频、代码,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成本,更为企业创造了创新盈利模式的可能。
另一方面,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AIGC开始赋能更为复杂的场景,如多模态内容生成、具有交互功能的智能体,甚至应用在与人们生活日常相关的多种场景之中。
AIGC的想象空间正在放大。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科技变革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入局者,不少上市公司陆续布局AIGC技术。其中,山高控股凭借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通过近3亿美元战略入股世纪互联,成功跻身“算力+电力”的新兴概念赛道。
近日,业界传言称其布局AI芯片的雄心。消息一出,本就顶着AIGC概念光环的山高控股,迅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1、以算力为基石,铺就AI新基建
在探讨AIGC这一前沿领域时,算法、算力及数据是绕不过去的三大要素。前两者如同智能时代的“双螺旋”,数据则像是“加油站”,三者互为依托,共同推动着AIGC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
算法是AIGC这辆高速列车的“引擎”,决定着它能跑多快、多远。打个比方,如果AIGC是一本魔法书,里面记载的不是“咒语”,而是一行行代码。这些代码指令让计算机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从文字、图片到音乐、视频,无所不能。并且还远比人类大脑更聪明、能力更强、速度更快。
这些代码是核心。代码如何设计,是单线程还是如今的深度学习模型,取决于算法所有者的能力。因此,AI企业都在致力于精进自己的算法,行业也迎来一场又一场技术革命。如去年3月,Open AI的GPT系列和DALL-E模型,它们均以开创式的算法革新,带动行业加速向前。
再来看算力。有了强韧的大脑,还需要能将之执行到位的“身体”。否则算法也将是无源之水。近年来,随着图形处理器和专用AI芯片的快速发展,算力的提升为训练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提供了可能。如英伟达的TPU、华为的Ascend系列芯片等,都在为降低训练成本、加速模型迭代时间贡献力量。
数据作为AI的三大要素之一,其获取较之算法算力的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持续性“投喂”,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落地也将成为空谈。
只不过,多数玩家会选择从算法和算力入手。毕竟相较于数据需要行业积淀和时间积累,这两项投入可以直接用“钞能力”来完成布局。
也因此,在去年行业进击AIGC并获得一定突破后,布局算力,谋求更好的学习效率,面向目标用户的商用需求,成为当下玩家们聚焦的第一个突破口。
在对这一趋势的把握上,山高控股颇具代表性。作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重要的境内投融资和新兴产业控股平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开始的一路并购,展现出其聚焦新能源和新基建的战略目标。2022年并购港股上市公司北控清洁能源集团(现已更名为“山高新能源集团”),高起点切入新能源产业;2023年,山高控股敏锐地捕捉到了AI新风向,并迅速行动,于当年年底完成战略投资,成为世纪互联最大的机构投资股东。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成立于1996年的世纪互联已有近30年发展历史,主要提供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混合IT服务和CDN服务等托管网络互联服务。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纪互联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拥有超过8.73万个机柜,服务7000多家企业客户。
在山高控股入股后,世纪互联也很快迎来了新发展局面,不仅财务状况得到缓解,业务拓展也进入全新阶段。今年一季度,世纪互联数据中心业务的净营收为12.8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23年同期增长5.2%。据前瞻网6月中旬报道,世纪互联近期还与NVIDIA(英伟达)携手构建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据了解,该数据中心依托世纪互联在数据中心领域多年的深耕实践,融合NVIDI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技术和生态优势,共同突破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局限性,部署针对人工智能产业需求的加速计算平台,构建起全新的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的算力生态系统。
从传统IDC转向AIDC需要很高门槛,涉及更复杂的技术和运维挑战。打个比方,传统IDC服务商类似开发商提供毛坯房,是一套已经流程化的工作,完成需求调研、建设、上架、运维等规范化流程即可。但AIDC需要更多能力加持,类似提供拎包入住的公寓式服务,需要兼顾PUE(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和算力集群利用率等平衡,大幅提高了运营门槛。
由此,山高控股在两年多时间内,通过控股并购和战略投资,完成了绿电、算力领域的快速布局。从二级市场来看,绿电和算力,均是热门赛道。尤其是在完成算力布局后,AIGC概念瞬间点燃了资本市场。
在「界面新闻·子弹财经」看来,山高控股此举,不仅顺应了国家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大趋势,也为自身逐步构建起一套涵盖算力供应、绿色能源整合乃至核心硬件技术的综合体系。从这个角度看,在AIGC领域的长远价值不容小觑。
2、闷声布局芯片,深挖算力护城河
既然AIGC前景广阔,算力又是决胜的关系,那么,玩家们该如何布局?
事实上,算力布局更像是一场灯光秀,需要在关键位置放置足够强大的灯塔(也就是数据中心),并且确保这些灯塔之间有高效的传输通道(网络连接)。在整个链路中,芯片就像是灯塔中的高性能灯泡,是算力展示威力的关键部件。
强大的芯片,可以让计算机更快地理解和执行复杂的任务,比如当前火热的AI大模型训练等;同时芯片不仅要求高性能,还要考虑能耗,如此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通用芯片已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定制化和专业化的芯片设计应运而生。加之现代计算系统往往采用异构计算架构,即不同类型的芯片协同工作以实现最优的计算效应,这就要求芯片不仅要具备强大的个体性能,还要有良好的互操性和低延迟通信能力。同时,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构建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说,芯片在算力布局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也是近年来诸如英伟达、AMD等被外界持续看好的原因之一。这些国际科技巨头持续推出创新芯片的目标也很明确,即提升AI处理能力,从而巩固并扩大自己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全球对于提升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迫切需求。
强大如Meta、微软、谷歌,都在芯片上砸下了许多真金白银。Meta年报透露,2024年资本支出可能高达400亿美元;微软资本开支为500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272亿美元;亚马逊则为140亿美元。而这些资本的流向,均指向了GPU芯片。
在国内,各大厂商对芯片的重视同样与日俱增。过去数年,人们对芯片领域被“卡脖子”记忆犹新。被动的局面也让行业意识到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过度依赖进口高端芯片,不仅可能导致供应链不稳定,还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如在汽车领域,芯片短缺已经对国产车的生产和技术创新造成了显著影响。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芯片产业的自主发展,如增加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技术创新、支持国产替代等。而一系列措施均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在细分赛道跟随这一大趋势,将注意力放在更为基础的芯片上,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玩家。
视线回归山高控股,如果其想在AIGC时代抢到更多的机会,除了通过并购入股方式获得算力底座外,更有可能向算力供应链的上游发力。
近期世纪互联的投资布局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5月,世纪互联领投算力调度平台矩阵起源千万美元Pre A轮融资,进一步完善了其全链路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布局。据透露,世纪互联将围绕GPU基础设施持续创新,并与矩阵起源在neolink.ai平台上展开深度联营合作,打造中国版的CoreWeave。
回溯CoreWeave的发展历程:该公司从2019年开始专注于购买企业级GPU芯片组,构建专门的云基础设施,围绕英伟达的芯片调整业务。踏着AI发展浪潮,CoreWeave依托英伟达显卡成为云计算服务公司,陆续拿下微软、谷歌等大客户,一举跨入独角兽阵营,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GPU云提供商之一,为VFX(视觉效果)、人工智能、游戏和医疗等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CoreWeave被业内戏称为“算力黄牛”,手握成千上万块英伟达的AI显卡,还将英伟达芯片作为抵押物成功完成23亿美元债务融资,估值在四年内飙升至80亿美元。如此看来,中国版CoreWeave的现象空间可见一斑。
综合山高控股转型以来的动作,可以看出,山高控股在芯片领域的布局意向,尤其是与新能源和数据中心相关的芯片应用,是建立在产业生态协同基础之上的。与其说山高控股是在追逐热门赛道,不如说是在打造具有内生力的生态产业链。
尽管直接关于山高控股布局芯片制造的消息较为有限,但考虑到其对算力和新能源的重视,以及与数据中心紧密合作的背景,可以推测其布局可能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如投资或合作开发适用于数据中心的高效能计算芯片、优化算力使用的管理芯片,或是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的智能芯片等。
这一动作若属实,则意味着山高控股在AIGC的产业链上进一步向上游延伸,通过掌握核心算力技术,深化自身的技术护城河。毕竟在算法与算力双轮驱动的AIGC时代,拥有自主芯片技术无疑将为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长期价值凸显,享AIGC时代红利
通过对“算力+绿电”生态的前瞻性布局以及潜在的芯片技术领域的探索,展现了山高控股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应对。不难看出,山高控股正逐步从传统的投资控股企业转型为涉足新能源、算力基础设施乃至潜在的AI芯片领域的科技型投资集团。
当前,AI领域千帆竞发,从横向的通用型产品到垂直向的特定应用聚焦模式,均已涌现出众多概念与应用,但算力基础底座依然是决胜AI赛道的关键。
今年4月,谷歌及Meta相继推出旗下最新版本的自研芯片,定制属性成为一大重点。Meta作为社交巨头,推出的MTIA最新版本专为Meta旗下社交软件的排名和推荐系统而设计。谷歌宣布其正在制造基于ARM架构的定制CPU,名为“Axion”,计划让其支持谷歌云上的YouTube广告等服务。
这一举措背后的意图不难猜测。近年来,新一代AI发展驱动芯片需求剧增,加之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快速发展,推动芯片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押注AI自研芯片,希望抢得发展先机。
对于山高而言,如能在芯片技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无论是通过自主研发还是战略投资合作,都将极大增强其在AIGC等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要知道,AIGC不能单纯讲概念,而是要结合具体行业和应用场景的实用型技术。机构观点同样指出,就AI的投资机会而言,在爆款产品或应用诞生前,核心线索在于盈利释放,而盈利释放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通常上游率先爆发。
从山高控股“新能源+新基建”的双重布局可以看出,山高正致力于打造从能源到算力的完整产业链条。随着芯片投资与原有产业布局形成合力,无论是在产品端,还是应用端,均将助力山高在未来形成独特的绿色竞争优势,吸引更多寻求环保算力解决方案的客户。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预测,2024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较上一年增长25.6%,达到67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是2023年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
独占7成市场份额的英伟达,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47亿美元;其中算力核心业务——数据中心营收为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毫无疑问,AI芯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算力大战”已悄然开启。山高控股能否把握运用后发优势,并给市场带来新的想象,值得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考虑到芯片是算力的核心,任何在这一领域的投入都有可能转入为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山高控股此举也将助其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并可能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当然,转型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山高控股在前进路上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如技术、市场波动及政策环境变化等。但反过来,这一基于长远的战略布局一旦成功,将为企业构筑起足够有力的护城河,由此也将为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