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屏

文 | 老鱼儿

知乎上一条很有意思的问答:汽车中控屏幕为什么越做越大,功能越来越多?

大部分的答主都是围绕车载大屏幕的作用在回答,但其实成本同样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一个回答者表述的,“主要是这十年屏幕大幅降价,一个21寸液晶屏,2010年卖1500RMB,2022年卖400RMB,这还是零售价。”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这种大幅度的降价,和几家中国企业的存在密切相关。近十多年来,在政策支持和京东方、TCL、海信等面板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下,不光是汽车中控大屏,电视、PC显示器、手机等等所有产品的屏幕价格,都已经统统被打了下来。“中国屏”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繁荣闪耀,总共也没用多长时间。

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为1876亿美元,中国占比近50%;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2.41亿平方米,中国占比已经超过七成。

回首以往,曾经屡屡陷入与日本、韩国企业强烈对比之中的中国面板,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军者了。

01、濒临生死

两种选择,一种结果。

中国面板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东sheng”。一个是TCL的李东生,一个是京东方的王东升。两个行业顶流大佬,都曾经以悲壮的失败血泪史,见证了中国面板过去的困境。

早期的中国面板,基本上就是电视屏幕的代名词,许多人的记忆中都还有那种老式电视的影子。在21世纪之前,电视机屏幕是使用电子映像管或阴极射线管实现画面的,这种电视外形笨重、体积大、耗电,被称为CRT电视。

这种面板一度是中国电视机产业的主流。1984年中国实现彩电国产化后,通过引进技术,形成了CRT彩电产业链,产值一度占到全国电子工业比重的56%。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老式CRT电视

一大批企业也因此崛起,TCL就是其中之一。1999年,李东生豪气冲天地规划10年内进入世界500强。到2001年底,TCL销售收入增长到211亿元;2004年1月30日,TCL在深交所上市,股价比发行价飙升了78.18%。

而在这种欣欣向荣的背后,李东生没有关注到日本人的液晶产业已经越干越红火,从1991年到1996年,全球至少兴建了25条TFT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

但王东升关注到了。在1998年,CRT技术还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带着干部职工凑钱才把京东方救活没多久的王东升,就已经明确提出“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开始进行布局与技术积累。

2003年,王东升拍板成功完成了对韩国现代公司TFT-LCD液晶面板业务的海外并购。当年9月,京东方开始投建北京第五代TFT-LCD生产线

此时的TCL,还在CRT路线上一路狂奔。2004年,TCL收购了法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收购完成当年,TCL全球彩电业务共实现销售2259万台,超过三星,雄居全球第一。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收购法国汤姆逊是TCL的标志性事件

正在李东生“有些飘”之时,液晶显示时代呼啸而来,CRT电视一夜之间就落伍了,企业巨大的产能规模转眼成了累赘。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中国电视机厂倒闭了80%。2005年,每天50万欧元的亏损压得李东生喘不过气:“每天夜里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体重足足掉了20斤,裤子全部要重新买。”

在这一年,京东方也迎来了一个历史时刻。它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于正式投产,这是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的液晶显示生产线。

但这并没有带来业绩上的突飞猛进。相反,由于当时液晶面板处于行业周期底部,2005年京东方直接巨亏15.87亿元,收获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2006年,亏损额继续扩大。17.71亿元的亏损,王东升和他的京东方由代表先进方向的行业之光,忽然变成了无法盈利的“负面资产”。陷入绝境的京东方,甚至需要变卖各种资产来继续获得资金。

02、绝境逆袭

绝境中的成果。

在濒临生死的难关走过一圈之后,中国面板行业的转机终于来了。

2007年下半年,液晶面板走出调整周期,价格大涨,熬过资金危机的京东方当年直接扭亏为盈。王东升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面板产业和京东方的规模太小,需要不断扩大规模,拉低成本,才能顺利抵御未来大大小小的面板周期。

于是, 2008年3月26日,总投资34亿元的京东方4.5代线在成都开工建设;2009年,京东方又与合肥市政府合作投建了第6代线——这是中国大陆首条高世代线;同年又在北京投建了中国大陆首条第8.5代线。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参加活动的京东方前董事长王东升

而李东生则是在这一年四处考察,足迹遍布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矢志重头再来。

2009年11月16日,TCL集团宣布正式启动国内首条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TCL华星的前身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仅两个月后,这条被称为TCL的t1产线就开工启动。2013年,TCL华星又投资建设了第二条8.5代t2产线。

无论是京东方还是TCL,绝境中的逆袭都迅速取得了成果。

2010年,京东方的6代线开始量产。这一年,TCL的8.5代线t1生产线也是当年达产,当年盈利。紧接着2011年,京东方在北京的8.5代线量产,中国大陆“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被正式终结!

随着产能不断放大,价格不断下探,中国面板的产业链优势开始显现。比如TCL华星,背靠当时中国最大的彩电品牌TCL,即使没有任何客户,单靠TCL的订单就能覆盖其面板产线的产能。

2004年—2014年,京东方共投资1400亿元,建成了7条显示器生产线,在整个新中国工业史上还是首例,甚至引起了社会上关于其过度融资的争论。幸运的是,这7条线不仅成功建成投产,而且产品良品率在后期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

持续的资本投入和规模建设,成功地抵御了行业的周期风险。从2011年开始,京东方就再也没有过亏损的情况发生。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顺利迈入千亿行列,成为世界级的面板巨无霸企业。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得益于全球快速增长的智能终端市场,2016年,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市占率均达到了世界第一。

在中国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之下,各大外资品牌已经陆续退出LCD液晶面板领域。三菱、松下在2021年宣布减产或停产。即便是自身有面板业务的三星,最终都决定找京东方采购液晶屏幕。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介绍,2023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2.41亿平方米,中国占比已经近73%。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这个份额有可能会继续扩大。

03、未来护城河

技术投入不断。

如今的人们已经离不开各种显示屏,它已经成为智能化世界与人类接触最紧密的产品。这意味着,显示面板将长期处于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趋势之中。

如何确保能在下一个技术周期内不被甩出赛道,中国面板企业都暗暗做着“军备竞赛”。

在OLED面板显示技术上,TCL华星选择了印刷OLED生产工艺。与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蒸镀OLED技术相比,这种技术的低成本优势备受期待。据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赵军透露,相关产品最快将于今年内量产。

miniLED显示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综合了LCD与OLED优点的、接近理想效果的显示技术,是现在流行的液晶显示技术的替代者,替代品威胁较强。而且早在2006年,TCL就开始了MiniLED的相关研究。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除了TCL之外,京东方也开始精耕OLED、Mini LED、Micro OLED等技术。

在中国企业的努力下,LCD的历史很可能会在OLED领域重演。根据CINNO Research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韩国地区份额缩窄至46.6%;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3.4%,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8.5个百分点,份额首次超越五成。

除了京东方和TCL华星之外,行业其他探索者也在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投入。例如另一个家电巨头海信就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战略选择,早在2007年就开启了激光电视研发之路。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一条几乎没有人走过的路。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所有的关键技术都要靠自己不断去摸索,但同时也意味着在企业更强的发展独立性,以及良好的竞争优势。

2014年,海信成功推出了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为中国企业争夺第四代显示技术话语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到2019年,海信将旗下电视和面板相关业务更名为海信视像,并将企业发展战略锚定于“显示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此前只有显示功能的电视和面板产品,被提升到服务与连接的高度,这被视为其新一轮发展的起点。

可以看出,中国面板企业几乎都在技术上吃过大亏,经历过切身之痛。如今,在技术研发上,再也不敢怠慢,也不会吝啬。

了不起的中国屏|巨潮

一年前,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3(IPC 2023)在北京举办。京东方表示未来3年将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超过500亿元。

代表京东方宣布这个消息的,是其现任董事长陈炎顺。而曾经带领京东方走向辉煌的王东升,在帮助中国解决了“缺芯少屏”当中的“少屏”问题后功成身退。2019年6月,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随后加盟芯片公司——北京奕斯伟科技,开始尝试解决中国的“缺芯难题”,这是其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挑战。

2023年,奕斯伟完成了近4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一举创下中国半导体硅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股权融资纪录。同年,奕斯伟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了上市进程。

了不起的中国屏之后,了不起的中国芯也在路上。而这些必不可少的屏和芯背后,正是一群了不起的中国企业家和中国工程师。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4年7月15日 16:41
Next 2024年7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