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宇辉突如其来的离职当天,俞敏洪总算在舆论层面扳回一城:他慷慨地宣布,将“与辉同行”过去半年多产生的利润全部分配给董宇辉,后者收购公司的资金也由他本人提供。这个举动十分重要:自从2023年底的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以来,坊间主流观点是董宇辉受了委屈和排挤,没有得到公司应有的支持。作为一家高度依赖网友口碑的电商直播机构,东方甄选的商业价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现在,俞敏洪以比较优厚的条件放董宇辉单飞,体现自己的大度,从公关角度看是十分成功的——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的朋友圈至少有十几位朋友主动发表评论:“老俞是个厚道人”,“俞敏洪仁至义尽了”,“支持俞老师”,等等。
俞敏洪的上述举动当然堪称厚道。不过也有人怀疑这一切都是一场资本局,接下来必然还有后续动作;对于这种阴谋论的观点,我们暂且不予评论。上市公司内部的事情过于复杂、过于不透明,作为外人,我们无法窥探其中的细节,更无法评判其是非曲直。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同情俞敏洪,谁来同情重仓东方甄选的基金基民呢?尤其是在东方甄选股价已经跌回2022年6月中旬的水平(今天开盘之后一度又跌了30%),看样子早晚要跌回2022年5月股价启动前的水平的情况下?
在直播带货业务取得重大进展之前,新东方在线(东方甄选的原名)的机构持股比例仅为4%,因为在“双减”出台之后,整个教育行业基本上被资本市场遗忘了。在董宇辉横空出世、成为全网头部网红之后的一个季度内,机构持股比例骤增至12.7%,直至2023年三季度达到16.3%的历史最高点。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之后,出于对未来风险的恐惧,机构持股比例略有下降,但截止2024年上半年仍有15.1%。
东方甄选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东方甄选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机构投资者,例如截止2024年上半年,最大的单一机构股东是先锋领航基金(因为它发行了大量指数基金)。但是中资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的持股比例更高,例如中欧基金是第二大机构股东,富国、睿远、南方东英、泰康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均超过了0.5%。附带说一句,第三大机构股东金瑞基金(Krane Fund Advisors)隶属于中金公司旗下,算是中资离岸机构。
截止2024年上半年,重仓东方甄选的主要机构
中资机构在东方甄选机构股东中的占比如此之高,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东方甄选是非常典型的“港A股”投资标的。所谓“港A股”,就是主要由内地机构和游资炒作、遵循“A股投资逻辑”而非传统的港股逻辑的港股上市公司。电商MCN本身就是一个A股概念,在海外市场从未被追捧过。东方甄选及其母公司新东方的管理层,高度重视与内资机构的沟通,进行过深入而频繁的投资者交流活动,向他们生动描绘了东方甄选电商业务的美好愿景。有必要强调一点:相信了这个美好愿景的不止中资,也有外资,但主要是中资;因为这个美好愿景更符合中资内地机构的一贯投资逻辑。
作为一个整体,内地机构投资者在2022年下半年还是在东方甄选上赚到了钱的——仅仅2022年第四季度(也就是内地机构全面重仓之后的第一个季度),东方甄选股价就上涨了一倍半,皆大欢喜。不过此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旅,仅在2023年三季度略有反弹,在此期间内地机构持股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等到董宇辉与孙东旭的矛盾集中暴露出来,机构投资者才感觉形势不对。彼时彼刻,东方甄选股价已经跌回了2022年三季度末的水平,此后基本没有反弹,流动性也变得相当薄弱,没有留下什么出逃的机会。
东方甄选只是过去多年,无数只被内地机构(以及游资)炒到天上去、又因为地心引力而回归原点的“港A股”之一。为了避免拉仇恨,其他例子在这里就不举了,相信大家心里有数。其实,港股是一个非常不适合机构炒概念的市场:没有涨跌停板制度,本土散户群体太小(无人接盘),上市公司增发股份的自由度很高(供给无限)。如果说在A股炒概念是普通难度,在港股就是噩梦乃至地狱难度,只有深谙港股生存之道的老油条才能常在河边走却不湿鞋。坐在陆家嘴或金融街办公室里企图“争夺港股定价权”的内地基金经理,毕竟还是嫩了一点。
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东方甄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大家都在同情俞敏洪的时候,好像很少有人关注在东方甄选上亏惨了的基金持有人。从港交所公布的数据粗略推算,从2022年四季度至今,内地机构投资者在东方甄选上面亏掉的钱最高可能接近100亿港元,跟东方甄选现在的市值规模差不多。考虑到东方甄选的业务走势,这个亏损规模很可能将进一步扩大。不幸中的万幸是东方甄选这个泡沫不曾被吹得更大,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港A股”惨剧还有距离。
但是,我相信这并不会妨碍内地机构和游资继续“争夺港股定价权”的热情。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身上的血迹,擦亮手中的钢枪,再次开始向港股数以百计的老千上市公司送钱。(说明一下,东方甄选不是老千上市公司,俞敏洪等管理层还是认真想做好业务的,股价跌下来主要是基本面原因。我在这里指的主要是其他热衷于跟内地机构勾兑骗钱的“港A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