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有着“眼科茅”之称的爱尔眼科,再次启动大举并购。
5月31日盘后,爱尔眼科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的议案》,交易金额合计13.44亿元。
公告称,本次交易有利于尽快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雷达财经注意到,这对于在收并购上习惯了大手笔的爱尔眼科来说,只是常规操作。据不完全统计,加上此次并购,2021年至今爱尔眼科累计公告收购149家医疗机构股权,总交易金额超过52.9亿元。
在此类并购的加持下,爱尔眼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市值在最高时接近4000亿元。但与此同时,爱尔眼科也积累了巨大的商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商誉为65.64亿元。有测算认为,此次收购估计会产生约12亿商誉。据此计算,公司商誉将升至77.64亿元。
除此之外,爱尔眼科迅速扩张背后,也存在着管理问题。如2020年发生的“武汉抗疫医生艾芬眼病诊治事件”、“为冲业绩动员员工做屈光手术事件”等,让爱尔眼科深陷舆论漩涡。
近期,还有媒体报道称爱尔眼科行政处罚达三四百例。截至目前,爱尔眼科总市值约1122亿元,市值较2021年7月初高点蒸发超2700亿。
一口气“吃下”52家医院部分股权
民营眼科龙头爱尔眼科又有大动作。
根据公告,公司于5月3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 52 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的议案》,本次交易以自有资金支付,交易合计金额为 13.44亿元。
爱尔眼科表示,为抓住医疗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公司需要进一步深化“分级连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拓展,加快完善网点布局,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公司拟通过本次交易收购多家眼科医院,加快全国网络建设步伐,完善网点布局,为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与巩固自身眼科医疗市场的领先地位。
且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未达到股东大会议事范围,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即可实施。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中的交易对方分别为湖南亮视晨星医疗产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爱尔安星眼科医疗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芜湖远翔天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6家机构,其共同特点是其中5家机构的有限合伙人为爱尔眼科全资子公司拉萨亮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另外一家的有限合伙人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山南智联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爱尔眼科称,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布局的重要途径。自上市以来,公司在自身积极寻求行业并购标的的同时,自 2014 年起陆续参与设立了多支产业基金,也为公司储备了大量优质眼科医院项目,并极大地规避了各类潜在并购风险。
通过少量自有资金参与设立并购基金,从而撬动产业资本实现快速扩张,已是爱尔眼科的“拿手好戏”。
据西南证券相关研报统计,设立产业基金前,爱尔眼科扩张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设立产业基金后,2014年-2020年每年新增医院数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1.1%,增幅远高于设立产业基金之前。
业绩方面,根据公告,这次拟并购的52 家标的医院 2023 年整体收入 9.54亿元,相较 2022 年的7.53亿元增长 26.67%。
爱尔眼科认为,通过本次并购,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市级、县级医院纳入到上市公司体系,能够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52家标的医疗机构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净利润亏损6427万元;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净利润盈利1631万元,净利率1.71%;标的医院大多2017-2020年开业,由并购产业基金培育,已经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22年盈利7家,23年盈利23家,处于快速成长期。
频频并购商誉不断攀升
爱尔眼科的创始人、董事长为现年59岁的陈邦。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陈邦以650亿元财富上榜,被认为是湖南首富。
梳理陈邦的过往创业历史,其经历可谓丰富。公开资料显示,1965年,陈邦出生在湖南长沙南门口一个军人的家庭。17岁时他入伍当兵,但20岁考上军校却被查出红绿色盲,军旅生涯就此结束。
转业后,陈邦曾在国企、民营企业工作。几年磨练后,他决定自主创业。
90年代初期,陈邦来到海南做椰汁批发生意,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又投身当时火热的海南房地产开发大潮,不过在1994年赶上海南地产泡沫破灭,陈邦的生意遭遇失败。
为了逆风翻盘,陈邦不断寻找新的机会。有消息称,一位靠给医院租赁眼科治疗仪器为生的邻居,给了其进入医疗领域的启示。
因此,1997年陈邦拿出3万元积蓄,承包了长沙市第三医院的眼科科室,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开展起近视检查和常规近视手术的业务。
依靠公立医院的优势资源,陈邦几年时间再一次完成了资本积累。
但好景不长,2000年国家开始大力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在此背景下,陈邦决定尝试以合作模式与单位合资成立连锁医院,“爱尔”眼科医院就此诞生。
此后,在资本的支持下,爱尔眼科持续扩张,至2009年上市时在全国已拥有19家连锁医院。
上市后,爱尔眼科走上了一条并购驱动增长的道路。从2014年起,公司陆续参与成立多支并购基金,通过用少量自有资金撬动大规模的产业资本。
据统计,从2014年到2021年,爱尔眼科参与了13家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累计出资仅20.869亿元,但却募集了高达219.2亿元的并购基金。
这些基金主要的投资标的,是各种体制外眼科医院。被收购后的医院,交给爱尔眼科经营,待标的达到一定盈利能力后,爱尔眼科再进行收购。
凭借这样的连环操作,爱尔眼科实现快速扩张。
雷达财经根据过往公告统计,算上本次交易,仅2021年至今,爱尔眼科已累计公告收购149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总交易金额超过52.9亿元。
根据2023年年报,目前爱尔眼科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且在境外市场,公司也有布局。截至去年底,公司境外已布局131 家眼科中心及诊所。
但在大手笔并购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巨额商誉。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爱尔眼科商誉为65.64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而且本次收购的52家医院,也将给公司带来商誉。群益证券的王睿哲在研报中认为,公司此次收购合计作价约 13.4 亿元,收购项目股权比例从 45%至 83%不等。若按照 52 个项目作为整体计算,对应 2023 年股权比例营收约 6.6 亿元,净利润约 1536 万(其中约 28 家净利润为负),净资产约 2.1 亿(其中约 16 家净资产为负)。
王睿哲指出,按 13.4 亿元收购作价计,52 家公司作为整体,PS 估值低于上市公司,但 PE 及 PB 层面高于上市公司。此外,此次收购估计会产生约 12 亿商誉。
商誉不断增加之下,爱尔眼科开始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爱尔眼科商誉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15.32亿元,当期的商誉减值损失3.84亿元。
屡次被罚股价大跌
除了商誉减值压力,爱尔眼科还面临着管理风险。
新京报称,2020年发生的“武汉抗疫医生艾芬眼病诊治事件”、“为冲业绩动员员工做屈光手术事件”等,让爱尔眼科深陷舆论漩涡。
就在去年12月,一则医生手术中捶击患者的爆料把爱尔眼科推上热搜。21日夜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微博发布声明称,涉事医生粗暴对待患者的行为,已严重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集团已于21日下午免去贵港爱尔CEO职务,暂停院长(即手术医生)职务,两人均接受进一步调查。
同一时间,贵港爱尔眼科医院被曝有“中秋外联明细表”相关文件,涉及42名公职人员以及59000元额度的购物卡。对此,贵港纪委回应拟对该院“中秋外联明细表”开展核查。
另据羊城晚报近期报道,爱尔眼科还身背大量行政处罚。该媒体通过“企查查”查询到,爱尔眼科的行政处罚数量超过400例。一家数据平台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信息来源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被处罚事项涉及违法广告、医疗事故、商业贿赂等。
比如,2023年10月30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标志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3000元。
天眼查显示,去年12月27日,白山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发生因发生医疗事故,被警告,停业整顿七天。
今年2月1日,桂林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条例,被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10万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擅自开展义诊诊疗活动;安排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学专业毕业生独立从事义诊诊疗活动,为群众实施白内障筛查。
4月18日,平南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罗某某在该医院特殊检查室从事眼科医疗检查工作,被贵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3.7万元。
另外,近期无锡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涉及商业贿赂行为及其从属,被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19万余元。
二级市场上,2021年7月初以来,爱尔眼科的股价跌幅超70%,市值缩水超2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