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
-
理解智能时代的四个比喻
在吉尔德眼中,摩尔定律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经济发展的比喻,摩尔定律的背后是幂律分布(很可能带来指数级的增长),这恰恰是驱动知识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规律。
比喻二,用集装箱来比喻环境与创新的关系
集装箱是20世纪的重要发明,推动全球贸易在1960年后的60年中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28.5万亿美元,让东亚和中国可以更方便地加入到全球经济的大分工中,也让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可以风靡全球。
-
AI内存的瓶颈(上):3D NAND路线图
从存储产品细分市场份额上来看,DRAM和NAND几乎占据了全部份额,DRAM占比57%,NAND占比则为40%。
以上所说的属于NAND颗粒范畴,实际上颗粒还需要和主控芯片和DRAM缓存共同组成NAND模组来使用,主控芯片负责与CPU进行数据通信以及NAND颗粒数据管理,DRAM缓存是CPU与主控之间的数据中转站,NAND。
-
这一场生成式AI之战:OpenAI虽赢,但谷歌也没输
也就是说,OpenAI的GPT-4o多模态给了AI交互的声音和视觉,不仅升级了人和AI之间的交互,也升级了AI和AI之间的交互,这样的交互更自然,更拟人,有着更大空间的应用场景。Astra
虽然谷歌不是现场演示,不像OpenAI那么激进,毕竟巨头还是需要保守一些,但从谷歌的demo视频来看,如果谷歌的demo是实时生成的,谷歌的Gemini多模态模型比起OpenAI在功能上也不算弱。
-
微软Xbox、索尼PS、任天堂Switch,实体游戏仍未被淘汰?
据Piscatella预测,数字版游戏将在未来2年内呈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大部分Xbox与PlayStation平台游戏都将只发布数字版,步调相对缓和的任天堂可能是唯一保留实体卡带的游戏厂商。尽管PlayStation也和Xbox一样在主机产品线上试水推出无光驱版本,引导玩家向数字版游戏过渡,但PlayStation依然对实体游戏市场保留了足够多的重视,更不必说实体游戏销量占比更高的Switch平台了。
-
Ilya官宣离开OpenAI后,点赞了这篇论文
柏拉图表征假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即不同模态、不同算法架构的AI模型都会汇聚到同一个终点目标,那就是形成对于高维现实的准确表征。
五、AI模型表征收敛背后的三大原因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柏拉图表征假说确实存在。
六、Scaling有用,但未必高效
柏拉图表征假说有着几个重要推论,每个推论都对未来AI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
“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方法论,为什么在AI上失灵了?
和互联网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是浅层链接,一个是被链接点的深层价值创造。
互联网VS人工智能
先上个图:
这里面第一点不再展开了,后面几点则要从应用的视角进行理解,而不是纯粹的技术视角。
以公司为例,我们会发现价值创造往往是在一个被互联网强化过的网里面的价值创造(没互联网也是网,互联网只是强化)。
小结
人工智能产品可以看成是过往各种技术的综合,数字相关的技术就是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人工智能会把他们无缝地综合在一起。
-
中美AI的五月剧变
在跨境数据传输的规则被进一步明确后,AI大厂在中国的落地方法论将更为清晰,这预示着中国与国际各AI大厂的合作或许会进入下一阶段。
AI全球化的推力和阻力
在加大对国际AI厂商的开放度之外,中国正通过深化政府间合作,加速AI时代的全球化步伐。
在开源模型领域,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依赖美国开发的开源模型。 -
Meta发布“变色龙”混合模态模型,要挑战GPT-4o?
//arxiv.org/pdf/2405.09818
与GPT-4o一样,Chameleon采用了统一的Transformer架构,使用文本、图像和代码的混合模态完成训练。
Chameleon的生成结果,文本和图像交错出现
所谓“混合模态”基座模型,指Chameleon不仅使用了端到端的方式从头开始训练,而且训练时将所有模态的信息交织混合在一起,并使用统一的架构处理。
并且,Chameleon生成的图像通常与上下文相关,这样一来,这种交错内容的输出对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
-
GPT-4o团队引热议:狠狠重任新人,经验职级都是浮云
具体情况,咱们来扒一扒就清楚了:
做出伟大产品的年轻团队们
本次吃瓜活动,就从最近万众瞩目的GPT-4o背后团队(以下简称Omni团队)下手吧。
想当初,PD哥是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加入OpenAI的,虽然这个本科是MIT(手动狗头)。
此前在OpenAI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今年7月份从OpenAI又跳回到谷歌,他可能是唯一一位对GPT-4和Gemini都有贡献的人类了。
-
苹果提前公布的这个iOS18新功能,可能比AI Siri更有趣
等功能上线后,我们“听歌”时,iPhone可以随着音乐产生特定振动,为便携音乐增添一种新的感官语言。
今天,我们将借着“音乐触觉”,了解一下听障群体通过振动感受音乐的方式,如何为所有人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iPhone的触觉潜力,终于又有机会“觉醒”
作为一位曾经的iPhone。
“音乐触感”则有潜力带来音乐的另一种感官维度。